2021下幼儿教师资格面试结构化:对于幼儿的告状行为你怎么看?如何处理?

来源:招教网时间:2021-11-27责任编辑:shizhenzhe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问:对于幼儿的告状行为你怎么看?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中,幼儿“告状”行为出现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会以结构化问题进行考查,需要大家对该现象进行分析,并指明解决策略。

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幼儿的高级情感开始形成。幼儿的高级情感是指由幼儿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两岁左右,儿童的高级情感开始萌芽。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三个方面,而幼儿的告状行为主要就是受道德感的影响。

针对“告状”行为出现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我们在作答时可以围绕以下观点进行展开:

1.“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

(1)道德感主要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幼儿道德感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在集体生活环境中,接触不同的人和物,慢慢地由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发展成为开始自己独立进行评价。除了评价自己,就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因此会产生“告状”行为。

(2)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教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幼儿即产生相应的情绪。所以,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比较突出。

2.解决策略:

在幼儿教师的一日工作中,时时刻刻都会面临幼儿的“告状”,幼儿的这种行为看起来事小,但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幼儿这一频繁常见的“告状”行为,教师正确地引导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极其重要。

(1)要了解幼儿“告状”的动机,然后分清类别来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不同的“告状”行为类型要有不同的解决策略,做到“对症下药”。例:若是幼儿为了吸引成人的注意力,而不断的“告状”,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就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关注,使其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到关爱;如果幼儿是因为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相背离,而产生“告状”行为,教师应该出面,予以纠正。

(2)其次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减少“告状”行为。如果幼儿一遇到问题,就第一时间去寻求教师的帮助,这对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势必会产生不利影响,长此以往,还会阻碍其社会性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后,尝试自己独立的进行解决,而不是一味的依赖成人。

(3)最后教师要仔细倾听幼儿的“告状”,克服厌烦心理,尊重幼儿,认真地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教师不能因为幼儿频繁的“告状”而产生厌烦的心理,而是应该将幼儿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进行看待,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宜的做出指导。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