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三)

时间:2019-12-04责任编辑:liujunxia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9

  • 报名条件
  • 考试指南
  • 历年考情
  • 选课报班
专业老师在线答疑

2020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三)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设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仪)以及空间布置(如座位的排列)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2.B【解析】1877年,俄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3.B【解析】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4.B【解析】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5.B【解析】在认知发展中,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去中心化并能逆向运算,因此,守恒能力迅速发展。另外,儿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比如,8岁左右的儿童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够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而5、6岁的儿童则无法做到。

6.C【解析】略。

7.D【解析】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小学儿童处于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8.A【解析】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它受后天经验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显然,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但在个体差异上与年龄的变化没有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题干所述是晶体智力的含义。

9.C【解析】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这种类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小娟的认知风格是典型的冲动型。

10.B【解析】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灵活。

11.A【解析】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题干描述的是强化法的典例。

12.A【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的时候,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关注情境阶段。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所以,李老师处于关注情境阶段。

13.C【解析】在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中,辨别学习是指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学会区分形近字和多音字属于辨别学习。

14.B【解析】题干中先有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这一行为,再有老师的表扬这一强化,因此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

15.C【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故C项不属于桑代克的试误学习基本规律。

16.D【解析】观察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这个理论适合解释“榜样学习”等现象。

17.B【解析】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学的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18.B【解析】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个方面。其中,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综合、重组和改造,从而用以解释新信息,并终建构属于个人意义的知识内容。

19.D【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小明学习是为了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这种学习动机属于附属内驱力。

20.C【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故A项说法错误。生理需要位于需要的底层,是人的所有需要中基本、原始,也是强有力的需要,故B项说法错误。较低级的需要至少须部分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故C项说法正确。高级需要出现之后,低级需要仍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减弱了,故D项说法错误。因此,答案选C项。

21.A【解析】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努力程度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22.D【解析】学业求助策略指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学业求助策略属于资源管理策略。

23.C【解析】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题干所述学习迁移属于纵向正迁移。

24.C【解析】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流程图是一种组织策略。

25.A【解析】形式训练说是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

26.C【解析】功能固着,这个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提出的,它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新用途。如书本是用来看的,盒子是用来装东西的,笔是用来写字的等等。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27.B【解析】皮亚杰把儿童品德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和公正阶段。权威阶段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28.A【解析】教师促成的纪律指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班规属于教师促成的纪律。

29.B【解析】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权威式也称专制型领导,民主式领导和放任式领导。

30.D【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故答案选D项。

31.A【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题干所述为陶冶教育法的典型示例。

32.B【解析】角色扮演法对于发展个体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以及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33.C【解析】略。

34.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35.D【解析】老师让身为学校排球队主力队员的晓峰通过讲解排球竞赛规则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来促使其自身行为发生转变,体现了因势利导的原则。

36.C【解析】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关爱学生”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包括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7.B【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题干所述正是运用了精加工策略。

38.C【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39.A【解析】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人本主义强调情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主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0.B【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41.D【解析】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有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的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也不容易找出解答线索。几何证明题的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明确,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42.B【解析】心智技能的第一阶段为原型定向阶段。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明确活动的方向,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这一阶段是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也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

43.A【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44.A【解析】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是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众的意见,谋求大家的称赞。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总是按照这种要求去展开思维。因此,A项属于“好孩子”定向阶段。B项属于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C项属于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D项属于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45.C【解析】当问题的初始状态可以引发出许多途径,而其中只有很少一些途径能达到目标时,逆推法是有用的。

46.D【解析】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为人师表”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之一是: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题干中刘老师的行为违反了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7.B【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48.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

49.C【解析】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们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50.B【解析】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爱国守法”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有以下几点:(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2)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故选B。

51.D【解析】略。

52.A【解析】师德修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修正、补充、完善和发展。加强师德修养,教师须做到思想和行动相一致。如果把加强师德修养只停留在自己的思想上和口头上,或者是整天进行闭门思过式的自我检讨,或者是坐而论道式的夸夸其谈,就是不付诸实践,那么,这样的“修养”再好,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起不到教育作用。综上所述,师德修养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的有效途径是实践。

53.B【解析】题干引文的意思是:上天将要把重任降临到某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遭受磨炼,使他的筋骨经受劳累,使他的身体肠胃忍受饥饿,使他的全身困苦疲乏,使他的行为总是遭受困扰麻烦。这样,便可使他的内心受到震动,使他的性格更加坚韧,从而增加他所未具备的能力。显然,这强调的是实践锻炼的重要性,体现了实际锻炼法。

54.A【解析】题干所述为教师的教育机智的概念。

55.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56.A【解析】略。

57.B【解析】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故B项说法错误

58.A【解析】同化是指有机体在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59.B【解析】教师期望效应分为自我应验效应和维持性期望效应。维持性期望效应是指老师认为学生将维持以前的发展模式。其问题在于,如果老师认可这种模式,将很难注意和利用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例如,老师对差生和优等生的不同期望,使得他很难关注差生的进步,甚至对其进步持怀疑态度,认定他在别人的帮助下甚至作弊得到好成绩。这种期望维持甚至增大了优等生和差生的差距。老师因为小李以前成绩不好,所以对小李的进步持怀疑态度,这打击了小李的自信心,使小李的成绩更差了,这体现的就是维持性期望效应。

60.B【解析】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1)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2)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二、多项选择题

61.ABCD【解析】题干所述均属于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62.CD【解析】加德纳认为,智力类型包括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知智力、自然观察智力等。

63.ABCD【解析】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64.ABC【解析】心智技能的形成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阶段。

65.ABCD【解析】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66.ABC【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

67.ABCD【解析】教师的基本权利有:(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学术自由权);(3)管理学生权(指导评价权);(4)获得报酬权;(5)民主管理权(参与教育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

68.BCD【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的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泛化属于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

69.ABCD【解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问题的刺激特点、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情绪与动机、酝酿效应、已有知识经验等。

70.ABCD【解析】德育过程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71.CD【解析】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72.ABCD【解析】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包括:(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7)行为契约法。

73.ABCD【解析】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教育工作:(1)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2)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3)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4)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5)组建学生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

74.BCD【解析】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学生小娟的表现属于焦虑症。

75.BCD【解析】贯彻德育导向性原则的要求是:(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三、判断题

76.×【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青春期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所以题干表述错误。

77.×【解析】学习风格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学习风格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78.√【解析】略。

79.√【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时间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80.√【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81.√【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高层次就是“慎独”。

82.×【解析】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好方法是发现学习,他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并没有说要机械的发现学习,故题干说法错误。

83.√【解析】思维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思维定势使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刻板化,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84.√【解析】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

85.×【解析】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二者不能等同。

86.×【解析】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87.√【解析】皮亚杰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发展过程。

88.√【解析】略。

89.×【解析】在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教学操作能力是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而教学监控能力是关键。

90.√【解析】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91.√【解析】操作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动作对象的客观性;(2)动作执行的外显性;(3)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心智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动作对象的观念性;(2)动作执行的内潜性;(3)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92.×【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发的。按照形式训练说的观点,电话接线员经过长期训练,记忆数字的能力会大大提高。他们记忆外语词汇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93.×【解析】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撤销对学生的处罚属于负强化。

94.×【解析】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包括:(1)客观条件,是指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2)主观条件,是指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学习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③学习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所以,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并不能确保产生有意义学习。

95.√【解析】食物是巴甫洛夫实验中的强化物,铃声与食物多次配对,引起狗的条件反射。

四、材料分析题

96.B【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4~5岁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但如果父母对儿童的问题感到不耐烦或嘲笑儿童的活动,儿童就会产生内疚感。

97.ABC【解析】老师在了解了小强的情况后,针对小强的问题采取具体的帮助措施,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原则;客观地评价小强的优点和不足,创造条件,将小强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体现的是长善救失原则;利用机会表扬他,与他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体现的是疏导原则。

98.C【解析】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孙老师带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学习,并让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这体现的是建构主义的观点。

99.A【解析】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山处于前习俗水平的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外力的屈从或对惩罚的逃避,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100.B【解析】王老师对学生课堂上的回答都给予表扬,即使有的回答只是对了一部分也不例外,强化的对象不具体,所以渐渐地强化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101.B【解析】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包括:(1)观摩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102.A【解析】题干中李老师在对小希的教育上做到了严格要求,但对小希进行责骂、讥讽、奚落和罚站等行为说明他并没有做到尊重、热爱学生,故李老师违背了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103.ACD【解析】李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到个别学生家里家访,体现了其对工作高度负责,凸显了爱岗敬业精神;平时与家长保持电话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给家长讲些教育学生的知识,体现了其尊重家长,符合为人师表的要求;到个别学生家里家访,通过家校联系来更好地教育学生,符合关爱学生的要求。

104.ABC【解析】小海的英语基础薄弱,用一年时间努力学习后,他的英语成绩远远超过了多数同学,这说明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故A项正确。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小海为了不让老师和父母失望而努力学习,这是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故B项正确。题干中小海的老师没有因为他基础薄弱而排挤他,反而花更多的时间鼓励他,这体现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关爱学生”的内容。故C项正确。

105.D【解析】概念学习是指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会对一类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干货下载

互动交流

  •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 历年试题 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码”上领取
  •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